我覺得是觀念的問題,以猶太人來說,把金錢當作是一種能量的交換,當然是需要付費的,但這在靈性發展相對只是剛起步階段的台灣來說,顯然還需要再教育與推廣,所以我們才用「公司」的組織型態來取代「工作坊」或「課程中心」,用「靈性成長顧問」的名稱,來代替傳統的「治療師」或「心靈輔導師」。

靈性知識不足,加上「有興趣批評的人,似乎沒興趣瞭解真相,只是堅持自己原有的架構,對於未知的領域,想當然爾的排斥」(引用台大校長李嗣涔博士語),國內對此領域始終抱著矛盾(又怕又愛)的態度。

每種課程都有其價值,你認為2萬塊太貴,但400元的讀書會一樣有人會嫌貴,內心的匱乏引出討價還價的習性是不分金額大小的,而這種思想模式不是一天就建立的,當然也會因此而不斷的顯現在他們的生活中,但是,依據宇宙法則,你所專注者必擴張強化,所以不如往好處看:願意來上課的朋友,至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,不是嗎?

有些朋友已經不接個案了,尤其是占星或塔蘿的運勢解答或問事部份。因為他們並不想面對自己的問題,多半只是要尋求算命師的「背書」而已,再怎麼諮商,沒有自我的覺察,上再多課找再多老師作再多諮商看再多書,仍然無法解決個人的問題,就像「鑽石途徑」的坑洞理論:失去神性連結而不斷尋求外在的彌補,是怎麼也補不滿的。(只會越補越大洞)

有些治療師的朋友也是對收費一事相當矛盾,因為來的人很多都是狀況不佳,(金錢困擾至少佔了一半),再要收費似乎於心不忍(甚至有人還會愧疚)。但若以此標準來看,所有的醫院都不該收錢,而所有的醫師都應是無給職了,不是嗎?但若真有這樣的醫療體系,醫師們連吃飯都成問題,遑論專業進修,那您還敢去看病嗎?

我想,問題不在於收不收費。提供專業服務,合理的費用是能量交換的一環,不收,等於向宇宙宣告「我不值得」,這樣一個認為自己不值得的治療師,應該不是個案需要的吧?

問題在於,人們太少為自己的內在作功課,只想出問題時找人處理,因為平時不接觸,病急亂投醫,又怕受騙上當,因此有時找不到適當的(甚至有時候只是沒有聽到自己想聽的),便一股腦怪到治療師頭上。殊不知靈療範圍廣,和傳統醫學一樣該對症下藥,該看骨科卻去掛胃腸科,怎麼會好呢?追根究底,對自己的瞭解太少,才是問題。

還有許多人將宗教與靈性混為一談,也是推廣上的問題。事實上,非常多老師、治療師,在從業多年後,仍然無法清楚定義何謂「心靈成長」何謂「靈性成長」或是區分宗教與靈性的不同。但是,若我們自己都不清楚,怎能要求客戶信服呢?

有點離題了。不過重點是:任何的服務都是有價的。有價不是現實,而是對你付出能量價值的肯定。不妨引導客戶:喜悅的付出,代表對治療師或諮商師的肯定,也代表對自己的肯定(因為是自己選擇的治療師)。若有因為不滿意而不甘願付費的,首先要反思的也應該是自己,因為我找了這個治療師有覺得不值,事實上是在否定自己的判斷。

如猶太人所認為的,錢的最純粹形式是「信用」,我們看得到摸的到的錢,不過是暫存的形式,是交易時的符號與媒介,並非錢的本身。以新時代觀點來說,金錢是一種能量。能量必需要流動,尤其錢的能量必需要快樂的流動,快樂的給予行為,等於向宇宙宣告「我是富有的,因為我能夠喜悅的給予」,而宇宙必會回流更多相同的能量給你。(不瞭解的請參考歐林書「創造金錢」或暢銷書「秘密」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悟如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