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
刮痧
 
2009/12/14 17:51

這次的課程非常豐富,學到好多實用的生活知識與特殊的技巧,來面對身體的各種訊息,想先從簡單的刮痧來介紹,可是整理起來也是學問一大堆,把老師所強調的重點,用照片來顯示,也許更能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,舉手投足間,可以急難救助親朋好友,會刮痧的朋友也可以用正確的方法和觀念來運用這老祖宗的大智慧;在這裏特別感謝老師讓我公開秘笈分享給有緣朋友。

刮痧這種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,人們患病時,出於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、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,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,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,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,流傳於中國民間療法,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《傷暑全書》中,對於痧症這個病的病因、病機、症狀都有具體的描述,他認為,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,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,阻塞氣血,使氣血流通不暢;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,就阻塞絡脈,使絡脈的氣血不通,這些毒邪越深,鬱積的越厲害,那麼它就越劇烈,有如燎原之勢,對於這種情況,就必須採取急救的措施,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,《世醫得效方》對沙證描術如下:「古方不載......所感如傷寒,頭痛嘔惡,渾身壯熱,手足指末微厥,或腹痛悶亂」。又説:「心腹絞痛,冷汗出,脹悶欲絶,俗謂攪腸沙,今考之,此證乃名于霍亂,此亦由山嵐瘴氣或因肌飽失時所致。古人用銅錢、麻團、碗、盤邊緣蘸水、鹽水、香油在皮膚上進行刮拭,皮下出現小紅點,對痧證初起,痧毒表淺,刮痧即愈。」其他的經典記載的有《山海經》「高氏之山,其上多玉,有石可以為砭針。」《淮南子説山訓》:「醫之用針石。」《素問寶命全形論》載:「制砭石小大。」《靈樞異法方宜論》:「其病皆為癰瘍,其治宜砭石。」素問五過論》:「聖人之治病也,必知天地陰陽,四時經紀,五臟六腑,雌雄表裏,刺灸砭石,毒藥所主,從容人事,以明經道。」《説文解字》曰:「砭,以石刺病也。」等,其原理是依中醫學說的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,運用傳統手法刺激經絡,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,達到醒神活血、清熱解毒、行氣止痛、健脾和胃的效用。刮痧療法發 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適應病種非常廣泛的自然療法。

 

 

適用的病症如促進血液循環,排走毒素;治療肌肉勞損及各類痛症如頭痛、頸、肩痛、腰痛、感冒、牙痛、便秘、腹瀉、食欲不振、痛經、長期疲勞、失眠、連對美容問題,只要施用得宜,均可一一用上,能量精油的配方為:肩背使用歐洲赤松精油和基底油110,全身肌肉用檸檬香茅精油和基底油110,四肢、經脈用黑胡椒精油和基底油110。卡陰用鼠尾草抹頭、喝溫開水及薑茶或用氣脈調整精油通治所有經絡。刮痧時先結界,手握薩滿魔時,四肢內側由下往上刮,外側由上往下刮,手腳關節要先用香茅油刮開,活化全身肌肉、氣脈,要帶意念和身上的器官溝通,再啟動金色喜悅之光及靈氣,由粗糙的部分開始刮,先左後右再中間,刮背部脊椎兩側,旁開1寸順向刮,不要太用力,肩胛骨也是先左後右,順著肩胛骨刮,力道頻率要一致,最後在肘窩、膕窩推刮。至皮膚潮紅為度,如有噁心、胸悶、鬱結加刮胸部、肋骨兩邊。刮痧後,患者微微出汗,效果較佳,運用刮痧療法,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,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像米粒樣的紅點為止,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,痧毒(也就是病毒)隨即排出體外,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。

 

 

刮痧要特別注意的是方法不對,還是會引起嚴重的後遺症,不當手法往往引發病菌感染、皮下血腫、軟組織受損和骨膜發炎的後果。由於刮痧時可能會不小心刮破皮膚表層,造成病菌侵入感染,所以刮痧的器具,使用前,必須經過嚴格消毒,而且在刮痧之前,要先用酒精消毒皮膚,才進行刮痧。

或有人誤以為刮痧要刮得越大力才會有效,事實並非如此,應因病而治;對於老人、幼童、孕婦、心臟病、心腦血管疾病、肝腎功能不全、癌症或腫瘤,傳染病或體弱多病的人,刮痧更要特別小心;刮痧並不是對任何病症有效,有癤腫、破潰、瘡癰、斑疹、急性扭傷、骨折部位、出血部位禁止刮痧,所以刮痧時,要隨時注意患者的表情和反應,若出現頭暈、心悸、發冷汗、嘔心、胸悶或是病痛加劇等身體的危險訊號時,就要立刻停止,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,不宜在原處再次進行,刮痧後60分鐘内忌濕水或洗澡。

許多病痛開始只是一點小淤塞,但長期不理會就會積成大病,運用小知識救己濟世多好,明天再整理一些針法的運用,但如有不便公開的秘訣,就只好讓各位飲恨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悟如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